大有前途的《花漾女子》凱莉墨里根,她沒醉只是心碎 - 榕民大戲院 Promising Young Woman

by An Rui Huang

3月在台灣上映的《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英文片名直譯為 有前途的、前途光明的年輕女子。

3月在台灣上映的《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英文片名直譯為 有前途的、前途光明的年輕女子。

文章不到10%劇透,看完預告片我產生90%期待,片中沒呈現出的 “那些畫面 ” “哪些事 ”?

在真實案件充斥的社群媒介,你會自動腦補多少?

『我知道,對電影觀眾來說,我總是以古裝打扮。』- 凱莉墨里根 Carey Mulligan在紐約時報訪談中這麼說著自己。而Carey在《花漾女子》的裝扮,不僅現代、多變,在過甜的色調和場景輪替之間,穿插了她既有的知性面,只是這回顯得冷淡無情。

進入預告片,場景落在夜晚酒吧

今晚,你是獨自微醺小酌?還是落單酩酊大醉?

《花漾女子》台灣預告片

提琴以懸疑步調,揭開電影預告,熟悉的旋律轉慢,是Britney Spears(小甜甜布蘭妮)知名歌曲-TOXIC。看似有毒的預告,開始期待激烈傷痕?或暴力復仇畫面?

上映後在Rotten Tomatoes獲得極高評價的《花漾女子》,衝突場面會是怎麼出現?

片中不少甜滋滋的糖果色調,對照霓虹效果光,粉有監製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風格。

片中不少甜滋滋的糖果色調,對照霓虹效果光,粉有監製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風格。

1. 女主角走向美麗光明前程

2. 女主角受到可怕的對待,男主角走向大好前程

3. 女主角展開驚悚血腥的報復

—— 看完預告片,期待看到的預設情節,最先出現的是什麼?

這邊真的要來個10%劇透了,整部片中,很多想像畫面,嗯…,都 沒 出 現 。

開演沒多久,女主角Cassandra 凱西 "Cassie",光腳丫的走在清晨路上,專心吃著熱狗的臉龐,似乎成功終結了一夜風流?小腿上的鮮紅汁液,是血嗎?

片中的經典場景,凱西含著紅白色硬糖,臉上表情出現的是算計打量,而不是復古海報中的美國甜心,總是掛在臉上自信的笑臉迎人表情。

片中的經典場景,凱西含著紅白色硬糖,臉上表情出現的是算計打量,而不是復古海報中的美國甜心,總是掛在臉上自信的笑臉迎人表情。

她手上的書皮封面,正是本片導演 Emerald Fennell 艾莫芮德 芬諾,她前一部製作的短片名稱 Careful How You Go。整部片在粉紅泡泡中,不斷被一種尷尬、疑惑的皺眉感搓破。正如導演 Fennell 選用的片名,” Promising Young Women 前途光明的女子 “ 顛覆暗黑流派的比喻,將受害者 “ 應 該 做 好 的 選 擇”,以嘲諷的方式切入,做好選擇,時間過去,那些事情,就該如鵝卵石般撫平?!

延遲一年後,花漾女子即將在三月於電影院上映。

延遲一年後,花漾女子即將在三月於電影院上映。

為什麼,不自覺的,我們會期待在電影中,看到女子受傷害然後復仇?

是期待痛快的教訓發生,大快人心?

還是期待看到花漾女子前程似錦?

導演希望大家盡可能不劇透,以帶有黑色幽默的方式另類詮釋本片核心,榕民大戲院A編有不少想和大家討論的問題就先到這,期待大家上戲院觀賞後來大聊特聊囉~

來聽聽花漾女子的soundtrack 🎵 (A編大推TOXIC, 提琴拉得好好聽!

看片後記

Hi, 我是A編。人在加州,疫情的關係,只能在家付$19.99美金(近600台幣)觀賞,不曉得是在家看電視的關係,整部電影的配樂實在有點給它 太 - 多 …。 電子流行音樂的回音,讓電影氣氛顯得商業化,有時感覺像MV;片頭意外特別秀出了監製公司名稱,讓在家看電影的質感,更為 … 現代商業化。

對比下,Carey 凱莉墨里根演技實在精湛,表情投足間,都讓我看著覺得,真的有這個人!佩服!同時接著看了Carey的另一部新作 The Dig 台灣片名《古寶》,內心戲臉部表情與到位,令人讚賞。因寫實出演《花漾女子》受到批評外表的她,自在坦然,並認為女性、女演員擁有自我的真實,是重要的事!(左右手大拇指豎起,給讚!)

"I think if women continually look on screen and don't see themselves, that's not helpful for women or for anyone, really — that we're not going to tell authentic stories," she said. "

鄉巴佬從自傳到改編成電影的《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J.D. Vance

by An Rui Huang

構成你的童年是什麼模樣?而成就現在你的好或壞,與家庭背景有什麼樣的關聯呢?

不是因什麼偉大成就寫下這本書,只是因為完成一件非常平凡的事

但跟我在同樣環境生長的孩子,往往沒有跟我一樣的好運。- J.D. Vance

飾演J.D.母親的Amy Adams艾美亞當斯,在將近兩小時電影中演出的劇情人物 Beverly (貝芙),只有不斷的在她人生中墜落,如果在現實生活你沒有讀過J.D. Vance大衛凡斯的自傳,了解他縮短成三百多頁的人生片段,那麼J.D.母親所呈現出的絕境茫然。戒不掉的毒癮,換不到更好的男人,會讓你無法理解這樣的人生,怎麼還能在結尾展示出的真實人生現況,露出微光與那持續「向上流動」的力量。

姥姥 Glenn Close,媽媽 Amy Adams 與少年J.D.由 Owen Asztalos飾演

姥姥 Glenn Close,媽媽 Amy Adams 與少年J.D.由 Owen Asztalos飾演

在2016年出版的《絕望者之歌》自傳一書,作者J.D.有著極好的敘事文筆,原著書籍暢銷而由朗霍華Ron Howard執導改編電影。書中促成他積極向上的姥姥,不時像是旁白般吐出來絕妙字句,髒字中帶著強烈的督促訓誡,或是對生活詼諧的咒罵,比如:「該死的食物」「那些天殺的…」「你是我的甜心」等等,成為良好的閱讀助力。對比那些不可以講髒話的童年,這些交談是鄉巴佬的象徵,強悍的老粗性格藏著言語支持。如果你對美國城鄉文化感到好奇,尤其是這群被人們所說,對美國政治具有影響力的美國鄉下人,推薦你閱讀這本不該錯過的《絕望者之歌》。

圖左:絕望者之歌中文譯本    圖右:原著 Hillbilly Elegy

圖左:絕望者之歌中文譯本 圖右:原著 Hillbilly Elegy

(A在這對中文的封面實在是很問號?封面的男孩女孩,並不是作者童年的照片,看過電影或其他資料照片,你就會發現他本人跟台灣書本封面照,完全是兩回事啊。)

那麼我們再回到電影!某天,躺在病床上的姥姥,眼神散發著飽滿精力的目光,左思右想,胡亂的拔掉了身上的醫療管線,就逕自去向貝芙(Amy Adams) 要求將J.D.帶來身邊照顧,已經開始叛逆的J.D.雖然對能與姥姥同住感到自在,卻也正值叛逆反抗的青少年時期。

這天,來按門鈴的,是送餐給獨居老人的社工,年輕的社工男子拿了一盒午餐給姥姥便要離去,姥姥止住社工說著:「我現在不只是一個人,還有我的孫子…,有些費用繳不出來,你那裡還有些什麼其他的東西,可以都給我嗎?」本來還懶散消極地在沙發上的J.D.,這一切看在眼底,那總是強悍的姥姥,為了照顧他,為了生存,低聲的求於社工。社工給了姥姥一些水果,和一包零食,姥姥將大部分的食物分給了J.D.,這樣貧困的環境下,盡其所能的照顧孫子J.D.。

《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J.D. Vance

 人生中面臨多少的困境,每每都像是為命運作抉擇,姥姥在這段時期,在J.D.的基因成分,注入了不只是鄉巴佬該有的強悍精神,也不是就漠然的接受被社會慣性淘汰,消極的隨波逐流;而是為自己創造可以成好的機會,並不能因成功一回就懶散,要「 Keep that up!」繼續保持。就像J.D.的姊姊也總是保護他,再把他往前推。

Keep that up!繼續保持

Hillbilly 把字拆開來像是在說山丘上的比利,實際上是有貶義的一個代名詞,指在美國中部鐵鏽地帶(Rust Belt),從阿帕拉契到洛磯山脈周圍的居民,形容這些在鄉下工業區的人民,生活落後且具有大老粗般的性格,「Hillbilly」這個詞在1900年因紐約時報的文章起筆而開始傳開,人們逐漸以此形容相同成長背景的性格為鄉巴佬。在絕望者之歌一書中,被指著需要關注的,是這個族群們,所產生的悲觀與困境,難以掙脫環境包袱,又該如何抓住「向上流動」的機會。

 

《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

《絕望者之歌 Hillbilly Elegy》

看完絕望者之歌的你,是否也疑惑為啥大家都胖胖、肉肉的呀!雖然J.D.本來就有別於他姊姊,外型有著圓圓的大頭,實際上在貧困的美國鄉下,多數人吃的是會上癮的便宜速食,沒有太多營養,高糖高熱量,也沒有多餘的能力買新鮮食物。如果你是會控制自己一個月只能吃幾次速食,只有在喝醉的夜晚會控制不了大嗑泡麵,再來顆蛋~!那麼你應該知道天天這樣吃,就是會肉肉圓圓的,而且,不健康。

現在,艾美亞當斯美回來了,Beverly 貝芙不在碰毒品,清醒了六年,而鄉巴佬們絕望還是振作?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跟著大衛湯姆森 David Thomson 看 - 造就電影的時刻 1《 Birth 靈異緣未了 》

by An Rui Huang

你還記得你看過的電影嗎?專業影評人大衛湯姆森 David Thomson 在2013的著作 Moments That Made the Movies 造就電影的時刻,收錄了70部跨時代的電影巨作,以多年評論電影的文筆與視角,紀錄成就這些電影的片刻。

“There are moments that have stayed in my memory and which leap onto the screen in my head if the title is mentioned.” 誠如標題所言,這些片刻有時就是會跳入我的腦海。 - 作者序

Moments That Made The Movies - David Thomson

Moments That Made The Movies - David Thomson

加州灣區的圖書館終於在條件限制中開放,一排排層架上久違了的書籍,幾本書靠成一列是屬於大衛湯姆森的著作,硬殼精裝版的書皮封面是黑白色的泳池場景,泳池水面在黑暗中映照著波光,池面浮著一位正面朝下的屍體(?)。俐落明亮的藍色粗體字書名,就像前導頁面正要為電影拉開序幕,而這次,不只是“一部”電影。

「很少有評論家可以寫出一系列精彩的電影片刻,並同時向讀者們展示這些瞬間。而大衛湯姆森做到這一切。」書本的封面摺頁,引言揭開這些電影片段,將如何一連串的由動態畫面轉化成文字。自認看過上百部經典電影的我,將透過David Thomson筆下的鏡頭,來和同樣是電影迷的榕民們溫習片刻。

Moments That Made the Movies 造就電影的片刻 1 -《Birth 靈異緣未了》

Birth 在劍橋的英漢詞典中,有出生或是出身的意思,一個嬰兒的出生,或是一個血統的來源。另外也表示 “the beginning of something“,某件事情開始發生的意思。這部在2004年中文片名被譯為《靈異緣未了》的電影Birth,比較像是某件事情開始發生的意思,沒有靈異畫面的片名似乎因此成為騙名。換作是你,看完之後會怎麼命名?

電影的序幕從中央公園一位跑者的背影展開,Sean跑在被雪覆蓋的公園小徑中,突然間他就倒下並死去了。而 Anna (妮可基曼飾演) 是Sean的妻子,十年之後 Anna 出現在一場慶祝訂婚的聚會,經歷十年修復失去Sean的創傷,正與未婚夫Joseph共同宣布這個喜訊,這時準備前來祝賀Anna的一位女性朋友(安海契飾演),在步入派對前最後一刻改變心意,拿著包好的禮物,匆忙地步入附近的公園隱密處將禮物埋了起來,這一切都被一位小男孩看在眼裡。 

10歲的小男孩Sean,但,他會不會不只10歲嗎?

10歲的小男孩Sean,但,他會不會不只10歲嗎?

什麼樣的禮物會被埋葬?

逐條的追隨著David Thomson的文字,我並沒有太去在意禮物後來怎麼回事,而電影中安海契後來去了禮品店買了替代的禮物。看完電影之後我才驚覺,跟著作者文字專注的進入David Thomson所描繪的那段時刻,也進入了整個故事撲朔迷離的情節。當下忘記了如偵探般的拼湊可能性,這在看電影或是閱讀一些虛構的故事中,這樣的過程叫做「Suspension of Disbelief」 終止懷疑

跟著大衛湯姆森 David Thomson 看 - 造就電影的片刻 1《 Birth 靈異緣未了 》.jpg

小男孩的名字叫做Sean,他10歲,就這樣他自然而然的闖入Anna修復了10年的平靜生活,Sean告訴Anna不應該嫁給Joseph。Anna的生活環繞著母親,有孕在身的妹妹和妹夫,以及同住的未婚夫Joseph。Joseph和Anna要求男孩不要再來接近Anna,一旁還伴隨男孩的爸爸也對Sean要求著:「你說,你不會再來打擾Anna。」看到這一幕,Joseph放心的和Anna趕去參加音樂會,離去前小男孩堅持的回說:「 I can’t. 」,他做不到,望著離去的Anna,他腿一軟就虛弱的倒下了。

這一幕和那些不可能的天馬行空想法,就這樣跟著Anna來到音樂會現場,遲到的Joseph和Anna在背景音樂中倉促入席,接下來整整兩分多鐘的時間,鏡頭從聚焦在Anna身上,到畫面完全只定在她臉部表情的變化,還有伴隨情緒起伏動盪的音樂 - 歌劇 女武神 Wagner - Die Walküre.

整整兩分鐘多的時刻,Anna的情緒與思緒轉折,在背景的交響樂與鏡頭聚焦中釋放。

整整兩分鐘多的時刻,Anna的情緒與思緒轉折,在背景的交響樂與鏡頭聚焦中釋放。

“…when any art is working in its essence cannot be translated.” 當任何一種藝術在其本質上運作時,都無法被翻譯解讀。書本寫到電影《Birth》的章節,其中這段文字將影像會帶給人的想像瞬間契合,對作者來說,他可以寫一整本小說來描述Anna,但這個部分就由觀賞者去感受,屬於導演所運鏡與演員表情創造出來的故事情節,而非出自電腦。


Mr. Reincarnation 轉世先生

在電影Birth中,出現了許多女性角色,每位都代表了非常不同的性格特色,而除了由妮可基嫚飾演的主角Anna,其他每一位的發言,都可以做為這部片的觀眾發聲,甚至有些觀眾會對特寫的運鏡,對情緒在無所揭示的等待中感到愚蠢。Anna的母親在劇情過半後的場景,別無他樣的對小男孩問候說:Is Mr. Reincarnation enjoying his cake? 而看電影看到這幕Anna母親的表情,你覺得她相信這是轉世投胎的Sean嗎?

Anna的媽媽與Mr. Reincarnation

Anna的媽媽與Mr. Reincarnation

不論各方是如何評論電影Birth,或曲解與過分解讀影片中女主角Anna的行為。David Thomson在這篇文末寫道:關於電影,就是我們如何被帶入其中,和未來我們回頭再來看過,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我跟著看完Birth之後,覺得最有趣的,是Anna的母親在接近片尾時,看著Anna妹妹新誕生的寶寶說了句:或許她才是Sean。

來聽造就電影的背景音樂:歌劇 女武神 Wagner - Die Walküre.

看過《 Birth 靈異緣未了 》或是對大衛湯姆森 David Thomson也有研究的朋友們,歡迎留言討論!

榕民誌╯榕民大戲院╰《天能TENET》2020年,持續樂觀挑戰現實的導演諾蘭

by An Rui Huang

《天能 TENET》劇情中時間不是問題,而是要有誓死守秘的決心,才能掌握扭轉情勢的機會,從主角、故事到製片團隊,皆以全新的方式挑戰現實世界。

Christopher-Nolan-John-David-Washongton.png

Time isn’t the problem.

Getting out alive is the problem.

時間不是問題, 問題是活著出去。

《天能》一開場緊湊劇情隨即接連得分,紐時評論寫到,打造《天能》的諾蘭團隊,如同能訂製服妝師的精心剪裁,是否強大到足夠拯救電影院市場?也許這個可能,是會發生在Covid-19被「祖父悖論 」絆倒的情況下。我還真希望有誰能穿越時空,毀掉這該死的病毒。現實中,病毒對未來的改變仍持續引響著全球,籠罩在疫情的風暴下諾蘭還有足夠的影響力,讓《天能》僅僅延遲五個星期後,在全球接連上映。

嚴峻多變的2020,疫情衝擊電影市場,身處台灣的我們能安心走進戲院,享受大螢幕帶來身歷其境的視聽感受,和其他國家相比是相對幸福的。榕民們看過這部《天能》了嗎?如果你也是諾蘭電影迷,首篇 ╯榕民大戲院╰ 專欄,和大家聊劇情、聊物理,並從大環境,來探討諾蘭樂於面對挑戰的精神,給大環境帶來什麼影響。




・「天能」是什麼?薩托方陣與鉗形攻勢?


從「 T E N E T 」英文字母的左右對稱,到初期片名「Merry-Go-Round」- 一種圓型旋轉盤的公園設施,兩者都在形容片中的時間旋轉門,也像是短暫出現的探員Victor對主角擺出的神秘交叉手勢。薩托方陣 Sator Square 由上至下的五個字符皆倒過來念,皆可成為另外一個單字,只有居中的「TENET」具上下左右對稱性,各個字符形成可順向也可逆向180度的旋轉和反射。繞這個正方形四邊結合與鉗形攻勢關聯的神秘之處,中間的TENET則像是固定Hold住了這個神奇的二維回文。




GIF of An Rui

GIF of An Rui

若薩托方陣的二維回文已經讓你初步略懂,想像在《天能》中作戰的鉗形攻勢,來回穿梭不同方向創造新的平行時空,就合乎道理。有文章將「TENET」解讀為「信條」,在結合薩托方陣Sator Square以鉗形攻勢的旋轉門後,則讓「TENET」的意義更像是能夠來回穿梭其中的人物,一個組織,或是可以Hold住並運行這一切的物體。

今年正好是全面啟動第10週年,如同重溫舊夢才能實現未來,在《天能》原先計畫的上映日期7月17日,改由《全面啟動》的重映所取代。當時我的姊姊興奮約我去看《全面啟動》,我反約她和我去看《天能》,沒想到姊姊回:「這片名一聽就不是很想看。」和我最初聽到天能片名的心情一樣。當然之後和姊姊解釋了《天能》的導演就是《全面啟動》的諾蘭。

看過《天能》後,是否更接受了這個片名和的涵義呢?

・首次為諾蘭配樂的Ludwig Göransson

續接上段故事,當我一知道《天能》是諾蘭的新片後,沒做太多功課就買票進戲院看了,當時聽到兩段配樂實在是令我著迷,一段來自747,尤其在第1:29分開始,壯烈又爆裂式銅管音效響起時,馬上浮現漢斯配樂的熟悉感,出了戲院才知道原來出自近年興起的電影配樂師 - 路德溫·葛瑞森Ludwig Göransson。

 但是!這些旋律的熟悉感,會不會是來自於諾蘭的精神呢?

在《天能》官方幕後特輯中,常聽到團隊提及諾蘭對講述故事的滿懷熱忱,對影片呈現情景的投入。而配樂師路德溫Ludwig在接受Epicleff Media專訪時也提到,「 在和諾蘭工作討論作曲時,諾蘭自己就像是作曲家一樣,有豐富的音樂知識,一次次的討論修改,他會讓你知道的電影想去的地方,並成為彼此的啟發。」 

影迷大多知道,從《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到《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和諾蘭的上一部片《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都是由漢斯·季默 Hans Zimmer所配樂。漢斯擅長運用音符微妙的升降作編曲,結合恢宏的交響樂,創造連結劇情記憶的迷人配樂。 

路德溫在TENET的配樂中最令人記憶深刻的,還有FREEPORT的這段配樂,彷彿揚琴震動而產生的旋律,又像是Talking Drums的獨特音色,向配樂高人請教後,獨特的是來自配樂界的高難度合成器軟體Zebra

Talking Drums的鼓手們和路德溫 Ludwig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I love talking drums. 🎥: @serenajinju

A post shared by Ludwig Goransson (@ludwiggoransson) on

Ludwig Göransson 近年創作出多首衝擊腦波的旋律,像是與Childish Gambino合作的"Awaken, My Love!" 專輯中的 Redbone到 This Is America 當然還有在漫威電影《黑豹 Black Panther》贏得葛萊美獎最佳電影配樂。

 現在一起來聽一輪吧!

・沒有名字的主角叫做Protagonist

擔任主角的約翰·大衛·華盛頓 John David Washington,在《天能》裡稱呼自己為 The Protagonist,也就是引領整個事件最重要的人物,也可以說是故事中的英雄。

現實世界中,原本為美式足球員的John在多年的鍛鍊後成為優秀的運動員,卻因嚴重的運動傷害後才轉戰戲劇演出,也因此仍然保有矯健的身手。諾蘭在看到John在《黑色黨徒Black Klansman》的演出後,邀約John拍攝天能,諾蘭也表示若缺少了John這位擁有絕佳身手的演員,本片的許多畫面就無法完成;而在片中不少穿差片段,John做了許多引體向上pull-ups。還沒看黑色黨徒的朋友們,趕快和我一起跟上約翰·大衛·華盛頓 John David Washington的腳步吧!

因《BLACKkKLANSMAN黑色黨徒》演技吸引到諾蘭的 John David Washington 約翰·華盛頓

因《BLACKkKLANSMAN黑色黨徒》演技吸引到諾蘭的 John David Washington 約翰·華盛頓

・溫暖的帥尼爾讓我們再追他一部新片

尼爾在片中露臉時就以比較突出,應該說是很突然的閃亮方式出現。需要幫助的主角初見尼爾後,兩人的融洽與信任度實在match得太快,不曉得這是否是劇情刻意安排,還是羅伯·派汀森 Robert Pattinson過去角色印象產生的落差。

劇中的尼爾呈現貼心穩重的一面,造型像英倫紳士且率性不羈,身手卻又異常大膽矯健,彷彿所有事都盤算都在他心中。這種不顧一切支持主角的戲路,加上多年的帥哥形象,讓整部片的亮點不自覺會落在他身上。

Robert同時在9月上映的電影還有《神棄之地 The Devil All the Time 》,喜歡接演特色劇本的Robert在這部犯罪驚悚片中,飾演的角色就沒那麼光彩了,甚至完全和他個人生活支持兒童慈善事業的理念背道而馳,不可置信的程度引人省思,只能說《The Devil All the Time》顯現的宗教議題,必定會引發兩方相當大落差的討論。

喜歡Robert的朋友,《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可能…會讓你瞬間不喜歡他,慎入!

 不論如何,在確診新冠肺炎後的羅伯,這兩天終於走出門曬太陽各種曬,我們一起祝他早日康復,明年還要看你當英雄啊!

・軍火商與藝術鑑定師妻子的頂尖對決。

本身也是導演的Kenneth肯尼斯·布萊納爵士,這次扮演從灰燼中崛起的富豪軍火商,就像心中沒有愛,也沒愛過人的在劇情中遊走。當鏡頭來到薩托向妻子大吼發火時刻,彷彿人間死神現身,沒有經過特殊化妝全憑演技,震攝到坐在戲院的我都不禁倒吸一口氣。看到那一幕,即使我總覺得飾演凱特的伊莉莎白又幹練、又實在太高,當下都為她感到心疼。

凱特不爽薩托的臉也是滿強的,顏值極高的藝術鑑定師凱特,和軍火商薩托在整部片中就是臭臉對決。當恨之入骨的關係在劇情走到明朗化時,兩人霎那的愛意眼神交會,觀眾的我實在沒辦法反應過來,劇情的轉折會帶向兩人一觸即發的期待值,直線上升。

飾演死神,喔不,飾演薩托的Kenneth Branagh肯尼斯·布萊納爵士,與米高·肯恩都是跨世紀的演技高人,談論度相較其他演員少的Kenneth 肯尼斯,下部強檔好戲《尼羅河謀殺案》在10月尾聲上映,特殊口音與演技令人期待!

關於死神,《天能》劇情在多個面向都提到的核武與第三世界大戰,本文末我們將來聊曾形容自己為人間死神的科學家。

・沒有綠屏,貼近真實,超越現實挑戰的導演諾蘭。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不要試著理解它,感受它。

回到諾蘭總是挑戰實景拍攝來看,是什麼樣的精神,讓他總能號召團隊完成震撼的畫面呢?

打從校園生活初拍短片開始,諾蘭將每次的新片都視為跨越一項新的挑戰,積極的嘗試各種可能,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就像他執導的故事一樣,在最壞的狀況下也不會妥協,便會累積出強大的經驗與實力。在冥想和催眠的紀錄裡,透露著相同的一個理論,想要達成目標,必須重複灌輸自己一個接近目標的概念,一個想法,最簡單的會像是「 Just do it 」、「 Try it 」、或是「克服恐懼」這樣的短語,在大腦重複多次,至於重複多年之後,實驗證明可以改變一個消極負面的人,創造成功,並一次次的重複讓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

這一回合,不論是來自電影業長期對他的信心,或是因疫情重挫的影城,視《天能》為可能打破現況的先鋒,台灣的電影院的出現的人潮,在北美與英國並不樂見,北美許多城鎮的戲院仍長期維持暫停營業,對陌生人失去信心的影迷,將走入戲院看電影視為極大風險。

不管什麼狀況發生,諾蘭在拍攝現場的投入,感染帶領著整個團隊

不管什麼狀況發生,諾蘭在拍攝現場的投入,感染帶領著整個團隊


即使英國的戲院在距離限制下開放,阿湯哥Tom Cruise也響應的戴起口罩現身倫敦戲院觀看《天能TENET》。過去,首映週末通常能達到5000萬美元票房的諾蘭,疫情下票房首週僅達2000萬美元。看過天能的觀眾還期待續集誕生,而諾蘭在這場風波中,先是迎合市場推出《全面啟動》10週年重映,延遲不久隨即讓《天能》上映,受考驗的諾蘭,是否正與時間和環境限制做挑戰呢?

・2020過後選擇當位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如果不能改變過去,對未來的改變我們又能付出多少?幾個問題判斷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問題一:Time runs out 的翻譯,你覺得是時間不多了,還是時間用盡了

問題二:近年氣候變遷影響加劇,對於2030年的《巴黎協定》,你覺得各國仍受限於商業控制做得太慢了;或是你相信各國已盡力,自己也能為改變盡一份心力

2019到2020年,全球的關注從南半球大陸的森林大火,到漣漪效應般的肺炎疫情延燒,東方世界擋不住洪水連連,西方世界颶風釀災;而擁有人類最早歷史文明的古城中東,忽視阻擋毀滅性爆炸的可能;加州不只人類的錯誤行為,氣候大變產生的雷擊加劇大火延燒。

樂觀主義者看到事件可延續與突破的各種可能,悲觀主義者則看到了大部分的風險。

Or, Be A Pragmatic 做個務實主義者。

沒有正確解答,就像和他人共存在這個世界上,問題牽連許。回到《天能 TENET》海報上的TIME RUNS OUT,就像回頭企圖拯救的尼爾,知道時間不多了仍看到時間的可能性;而覺得時間耗盡的薩托,視自己疾病毫無希望,認為此刻及盡頭,也不願別人擁有。

・科學家的哲學:已經發生的,已經發生了 

What‘s happened, happened. - 尼爾

2020開始每週發生的單一事件就像電影題材,觸發探討不完的劇情轉折。甚至於還來不及準備好悼念各路英雄,或回憶那倉促離世的靈魂,新事件變如狂風吹亂劇本加速翻閱了篇章。你是否有勇氣,用全新的方式感受呈現自己,只為不會在明天之後,收到來自昨天的垃圾。

2020開始週週發生的單一事件就像電影題材,觸發探討不完的劇情轉折。甚至還來不及準備好悼念各路英雄,或是回憶倉促離世的靈魂,新事件即已狂風般到來,吹亂劇本加速翻閱篇章。反觀自己,是否有勇氣用全新的方式呈現自己,只為不會在明天之後,收到來自昨天的垃圾。

What do you think we’re seeing?

The detritus of a coming war.

你覺得我們看到了什麼?來自即將發生的戰爭後的殘屑。

曾形容自己「成為了死神,世界毀滅者。」”Now I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 的原子彈之父 – 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羅伯特·歐本海默,含糊與直觀的性格處事既衝突也冒險,流傳後世的語言解讀出他對神秘學的探索,並曾提出恆星與黑洞間的奧義。在對日本投下改變世界的原子彈前,安排在新墨西哥州進行三位一體核爆測試,歐本海默引用古印度語言家、哲學家伐致呵利三百詠》的詩詞,表達自己喜憂參半的矛盾情感:


 In battle, in the forest, at the precipice in the mountains,

On the dark great sea, in the midst of javelins and arrows,

In sleep, in confusion, in the depths of shame,

The good deeds a man has done before defend him

森林中,戰場上,或處水中或火內,

或陷入敵人重圍,或在海中或山頂,

不論入睡或酒醉,或遭遇艱辛,

一個人前半世的善行種下好果捍衛著後身。


今年走到此刻,相信你我已經做了不少努力,期待下回 ╯榕民大戲院╰ 與你延續劇情震撼

See you next time!

Source: https://www.roncafebar.com/blog-ron-cinema...